title

硕士生导师

矿业工程(采矿工程)硕士生导师简介

2024年09月20日 15:52  点击:[]


张国华,1971年生,民盟盟员,二级教授,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国家安全生产专家、中国煤炭教育协会理事。主要从事采动围岩灾变与控制、煤与瓦斯共采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提出的煤矿深部回采工作面围岩“移-转-控”与瓦斯“移-汇-抽”技术体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6项;出版学术专著与教材4部;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4篇,其中:SCI/EI检索15篇、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1篇;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承担博士生《煤矿应急救援理论与技术》、硕士生《高等工程岩体力学》、本科生《矿压测试技术》等课程教学工作。


                                                                                         


肖福坤,1971年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煤矿深部开采地压控制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煤矿智能化专家、中国煤炭协会支护专业委员会专家、俄罗斯乌拉尔矿业大学学报编委。主要从事矿山岩石力学、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提出的流-固耦合作用下煤岩体破坏机理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35项;出版学术专著与教材5部;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6篇,其中:SCI/EI检索24篇、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1篇;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2项;授权发明专利7项。承担博士生《煤矿开采新技术》、硕士生《深部开采与冲击地压》等课程教学工作。


                                                                                         



刘永立,1968年生,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国家安全生产专家、国家安全生产应急专家。主要从事煤矿智能开采、智能通风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研发的复杂地质条件下极薄煤层智能开采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智能通风综合管控平台,推广应用于省内煤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百千万”工程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55项,作为榜单负责人承担了“极薄煤层智能开采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黑龙江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经费1.2亿元);出版学术专著与教材9部;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2篇,其中SCI/EI检索8篇;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承担博士生《事故应急救援装备与指挥》、本科生《煤矿智能开采》等课程教学工作。


                                                                                         



秦涛,1983年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应急管理专家、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理事。主要从事采动围岩力学响应、岩石损伤与失稳破裂机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优秀青年人才项目等科研课题45项,到账科研经费1600余万元;出版学术专著与教材4部;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1篇,其中SCI/EI检索14篇;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3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承担博士生《煤矿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硕士生《高等矿山压力及其研究方法》等课程教学工作。


                                                                                         



康健,1973年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国家应急管理部矿井水害防治专家组成员、黑龙江省煤炭安全生产专家、黑龙江省工程咨询专家等社会兼职。入选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主要从事固体资源开采理论与技术、矿井灾害防治、采空区瞬变电磁探测、采煤沉陷区变形监测、矿业系统工程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工作。主持完成横纵向科研项目60余项,累计到账科研经费1200余万元;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入选科技部中信所F5000论文1篇;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主审教材1部,出版专著1部,编著1部。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第1),获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第1),获鸡西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1),获鸡西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1)。主持完成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第2),获中国煤炭教育协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第2),获黑龙江科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第2),获黑龙江科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第1)。曾获全国煤炭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黑龙江省高校“师德建设先进个人”、校教学名师、校“模范工作者”、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标兵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刘海涛,1975年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中国煤炭学会矿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矿业系统工程。主持或主要参与完成省科技攻关、省能源发展战略规划以及企业横向项目20余项,获省科技进步奖、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4项。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SCI检索1篇、EI检索2篇。


                                                                                         



李伟,1977年生,中共党员,教授,硕士,2004年硕士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主要从事井下开采及矿井信息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致力于创新工艺及无(少)人开采方向的研究。先后承担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面上项目、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以及校企合作项目多项;发表论文20 余篇,EI 检索3 篇;授权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4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三等奖3项,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出版教材3部,编著1部。


                                                                                         



陈刚,1979年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分会理事会委员、黑龙江省煤管局专家、黑龙江省爆破协会专家。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术创新青年才俊、师德建设先进个人、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主持厅级科研项目2项,横向课题到位经费600万元。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能源局科技进奖1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学术文章EI收录3篇,SCI收录2篇。联系邮箱:chengang0607@163.com。


                                                                                         




刘志军,1978年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理事,黑龙江省煤炭安全生产专家。主要从事地下工程稳定性及煤层开采中的固流耦合问题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岩体力学》等4门本科及研究生课程,《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主持省级项目1项,厅级项目2项,横向课题10余项;获煤炭工业协会二等奖、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EI检索6篇;授权专利8项,出版规划教材4部。联系邮箱:liuzhijun@usth.edu.cn。


                                                                                         



金珠鹏,1981年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主持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1项,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项目1项,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获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中国煤炭工业专利三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EI检索3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4项。出版教材2部。 联系电话:15845008353;邮箱:842533837@qq.com。


                                                                                         



侯宪港,1989年生,中共党员,副教授,博士(在站博士后),硕士生导师,黑龙江省煤矿安全生产专家。主要从事岩石破裂与失稳、矿山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主持黑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基础研究支持计划”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6项,参与国家重点基础发展研究计划(973)项目等科研项目20项;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出版学术著作1部,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篇(SCI/EI收录5篇),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3项。邮箱:xianganghou@126.com。


                                                                                         




傅永帅,1982年生,副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黑龙江省煤管局安全生产专家,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主持厅局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国家 “十一五”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任务、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1篇,其中SCI检索3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3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要从事矿井瓦斯防治、矿井火灾防治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曾获抚顺市青年岗位能手、抚顺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


                                                                                         



刘刚1986年生,中共党员,副教授,博士(在读博士后),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黑龙江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采矿岩石力学、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动力灾害防治的研究工作,担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采矿岩石力学分会理事、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理事、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煤炭安全生产专家、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绿色矿山专家、教育部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近5年,主持黑龙江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哈尔滨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青年后备人才)等横纵向科研项目30余项,到账科研经费500余万元;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发明协会二等奖1项,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三等奖1项,鸡西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Physics of Fluids》《scientific reports》、《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煤炭科学技术》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2篇,获批软件著作权6项,出版专著3部,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联系邮箱:18944630110@163.com。手机/微信:18944630110。


                                                                                         



刘振文1981年生,中共党员,讲师,博士,黑龙江省应急管理专家,主要研究方向,矿山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主持横纵向科研项目5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高水平论文6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3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转件著作权2项。


                                                                                         



侯志远1992年生,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岩石力学与工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担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理事。主持黑龙江科技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项,企业委托横向课题多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获鸡西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9篇,其中SCI/EI检索5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批软件著作权1项,出版专著1部。联系邮箱:295468567@qq.com。


                                                                                         


张鹏飞1993年生,中共党员,博士后。主要从事露天矿山开采、人工智能、爆破理论等相关研究工作,并提出了一种露天矿高台阶孔内微差控制爆破方法。主持黑龙江省人才引进项目,参与完成横向课题等5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8篇论文,其中检索二区Top《Alexandria Engineering Journal》1篇,《煤炭科学技术》1篇,中文核心4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授理发明专利1项。联系电话:17748353757 邮箱:704626564@qq.com。


                                                                                         



兰永伟1974年生,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岩石力学、矿山压力与控制和动力灾害防治等方面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基金3项,主持厅级项目2项,参与完成省级项目5项,主持、参与完成横向课题20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检索5篇;授权专利4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煤炭科技二等奖1项,中国煤炭科技三等奖1项,哈尔滨市科学技术二等1项,编写出版教材4部,专著1部。联系邮箱:17169545@qq.com。


                                                                                         



李佳臻1987年生,中共党员,讲师,博士(在读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开采沉陷、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等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EI检索8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出版教材2部。参与省级科研、教研项目2项,主持参与纵向、横向课题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及教学奖项4项,获得厅局级奖项2项。邮箱:l.jz2000@163.com。


                                                                                         



张焦,1987年生,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遗煤复采。主持黑龙江省人才引进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完成横向课题等4项。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篇,其中SCI/EI检索3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联系邮箱:zj33703370@163.com


                                                                                         



陈维新,1984年生,中共党员,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煤矿安全生产专家。主要讲授《充填开采理论与技术》、《地质灾害防治》等课程,长期从事绿色开采、破碎围岩治理、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矿用功能性材料等相关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完成16项横、纵向科研项目,发表论文20篇,授权专利12项,出版专著2部,荣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创业创新二等奖等6项科研奖励。联系邮箱:287760448@qq.com。


                                                                                         




包士杰,1992年2月生,博士,主要从事“爆破工程”与“岩石力学”等方面科研工作。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二区Top期刊《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一篇,此外还参与发表多篇核心期刊论文。作为参与者获2024年度中国爆破行业协会一等奖,参与厦门东海域深埋盾构岩石爆破相关测试与模拟、上湾煤矿巷道振动监测及控制、神东煤炭上湾煤矿12煤三、四盘区巷道振动监测及控制研究等多项横向课题。邮箱:15041814194@163.com。




关闭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0451-88036109
  • 联系邮箱:83838@qq.com